程羽嬿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忙碌中的補眠

 作者:程羽嬿
上週某一天的下午,醫院所有的研究計畫主持人都要參加一個“研究倫理會議“。我早上開了兩台刀,好累。會議開始沒多久,我就睡著了。(其實都是以前IRB會議講過的東西,都聽過了,很自然就睡著了)。

中場休息時,我醒過來,坐我旁邊的護理師偷偷問:「你很累喔?」。當然累啊。Quarter 4 這星期就開始了。都還沒休息夠。

最後半小時是講經費核銷注意事項。這個會用到,所以我很認真聽。

說到今天中午醫院的午餐,橙汁排骨,加了好多糖啊,讓我回想到在 Johns Hopkins 第一天的午餐,飯裡還加鳳梨和百香果,好甜,跟肉一起吃,詭異到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那時就想:「才第一天,我還要每天吃這個?」。

說實在話,會不會懷念在美國進修的日子?嗯,答案是不會。太辛苦。

圖片是 quarter 3 的成績單。還有一科的成績還沒出來。我覺得跟這些超強同學一起學習,最大的改變是,不要硬再逼自己拿A+,這樣真的會死掉。就像陽明研究所周老師說的,這樣只是跟自己過不去。台灣的教育,學生追求高分。而美國這個頂尖名校,能進來的都是強者,能存活就是很優秀了 (入圍就是肯定!)

邏輯思考的訓練很重要,在這些作業和報告裡,我學習把問題像解剖一樣的剖析清楚。或許一開始是為了那張紙而念,但好像越來越有趣 (還是我比較會苦中作樂?)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記錄一個里程碑

 
作者:程羽嬿




昨天交出了 Quarter 3 的最後一篇報告。期末報告要以錄影形式繳交,就是把整個報告過程錄下來。 我的office 2019在錄影時沒有可同時錄下滑鼠游標的功能,所以還特地下載 Microsoft 365。規定要報告10-20分鐘,但我錄到12分19秒,已是極限。我本來講話都習慣講重點,用英文講更是沒辦法多講,而且我錄到一半時咬到舌頭,很痛,如果反覆重錄只會讓發音更不準。那就這樣了。(反正再怎麼重錄都講不過美國人,就不用糾結了)

今天是陰天,但我的心情都是晴朗的。交完作業的感覺很輕鬆。
 
回家打開電腦,看到 Quarter 4 的課前作業已在網路上,繳交期限是6天後。怎麼這樣啦,只讓我輕鬆一天。好像補習班一樣課程緊湊。

可能要多講英文才行。不然講英文時咬到舌頭,有點好笑。

(後記:拿到成績,這個 presentation 得到 96 分啊。出乎意料的高分。咬到舌頭忍痛錄完的。)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 赤手登峰」紀錄片觀後感

作者:程羽嬿





這個圖是 ChatGPT 給的。我一直要它把口罩拿掉,但不理我。就這樣了。

三月份了。美國也將進入夏季時間。意思是,在台灣的我,要配合美國時間,那就是早上五點上課了。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為要成就將來極重無比 永遠的榮耀...

可是我怎麼沒有覺得至暫至輕,我覺得這辛苦是超困難的。
 
今天下班後,醫院有個電影欣賞會,看紀錄片「赤手登峰」,是一個徒手攀岩的故事。主角挑戰一個很難爬的山,8年的努力練習,還有克服恐懼,終於登頂。攝影師訪問主角的媽媽和太太。問她們不阻止嗎?她們回答是:「他在徒手攀岩的時候有熱情和快樂。你忍心剝奪嗎?」

還好,我喜歡做的事,只是讓我辛苦,但不像徒手攀岩會瞬間沒命。還好還好。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From novice to expert

作者:程羽嬿




If you have a dream, pursue it quietly. 
Work hard in silence, and let your success speak for itself.

早上 5:50,我跳上 Uber,要趕到醫院。運匠大哥慢慢開。我其實有點緊張怕遲到。他問我:「 你這麼早要到醫院,你身體不舒服嗎?」。 我回答:「我是員工。我要跟美國線上會議,所以是這種奇怪的時間」。運匠一聽,立刻很明顯加速(也變化太大了吧?)。

Quarter 3, 最大的變化是,作業變多變難了,比較多類似專案管理的東西,就給一個 Project 去分析。今天 office hour 我跟老師和助教說,我畫一個 Swim lane diagram 就用掉3小時,是不是可以有建議的 software? 她說,Visio, Lucidchart, Draw.io,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畫,3小時是正常。喔我有嚇到。美國人這麼喜歡寫作業?

前天line跟幾年前帶過的學生聯絡,得知他們都在各自的醫院繼續努力學習。很高興知道他們的成長。從我們研究團隊出來的學生,不是做粗工搬桌椅的,而是有頭腦的人才。

下圖是一個理論(類似技能習得理論),就是描述一個人從新手到專家的過程。在一些研究領域上,我還算是新手(novice),在圖上只有兩片葉子那個,而且感覺累到快枯掉。但沒關係,我會再努力,長成一棵大樹(小樹也可以)。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大數據研究的眉角


作者:程羽嬿



Quarter 3 的第一週。又回到那種凌晨起床趕上課的生活。上完課,衝去晨會,然後門診。門診有個伯伯,說 「祝你新年發財,財源廣進,身體健康,闔家平安...」。我很想跟他說:「啊不用那麼複雜啦!祝我拿高分就好」 。

好像,我追求的東西,跟別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媽媽有說,她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很擔心我,因為就覺得,不正常啊,整天念書思考不講話,這樣要怎麼辦呢?我想,如果我的女兒跟我一樣,我應該也會很擔心吧。
名校的那張紙,說實在話就是一張紙,但對於我就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念書,研究,其實是苦多於樂。但就是那種習得知識的短暫的樂趣,讓我忘掉了苦 (可能也是我對於痛苦的記憶會很自然就忘掉)。

大數據研究在定題目時,要考慮這幾個原則: 
 1. Specific(明確的) 
 2. Measurable(可衡量的) 
 3. Achievable(可達成的)  
 4. Relevant(相關的) 
 5. Time-bound(有時限的,意思就是速戰速決,別拖太久) 

然後,上圖的投影片,是今天聽的演講,列出了大數據資料庫研究可用的幾種研究設計方式。這個分類方式我覺得還蠻實用的,定了題目之後看看這張投影片,可釐清要採取什麼步驟。比較常用的是 Two-Cohort Comparison Tool 裏的 Compare outcomes。

有疑問嗎?歡迎加入我們研究團隊 (醫院的長官要我建立研究團隊,指導年輕醫師)。其實我不需重新建立團隊,我所在的dry lab研究團隊就已是超強,我的指導教授是流病界的泰斗,我們有優秀的學長姊(國內外的博士)扶持一起進步,讓你快速產出論文。
團隊 members 的 inclusion criteria 和 exclusion criteria 可問 yuyenchen.phd@gmail.com

簡單來說,如果你沒有踩到exclusion criteria, 那你就可能可以加入我們。exclusion criteria 很簡單,就是,我們不會收已在跟其他團隊做研究的學生 (除非已經經過對方研究團隊的supervisor同意),這是對於其他團隊的supervisor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曾經有其他團隊的supervisor來挖我們團隊的學生。不過,我們團隊每個學長姊都是能夠獨力完成論文的傑出研究者,我們沒有必要去挖別人團隊的學生。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Don't forget my initial goal


作者:程羽嬿  




昨天上午門診結束,衝到研究大樓聽醫院的教授升等演講。這些申請升教授的前輩們,都好優秀。

我覺得我還不夠認真。我起步比較晚,應該要更認真。臨床工作很忙,但還是要努力做研究啊,看這些演講的前輩們,有內科和外科的,他們一定比眼科更忙,但他們還是可以把研究做得很好。

收到老師傳來的line訊息:「新的一年,希望妳能一步一步達成夢想。」
謝謝老師。我會努力!

今天早上,有一台安排白內障手術的病人,瞳孔一直無法散大,跟病人和家屬說明後,決定延後手術,先回家點長效散瞳藥,之後再回診看狀況。最主要是這位病人的白內障非常dense,我不想冒險在瞳孔沒散大的情況下手術,增加危險性。 

我發現,我到了這個年紀,多開一台或兩台刀,對於我並沒有差別。我在意的,反而是手術的安全和品質。病人是不是在手術後能得到最好的結果,這是我最關心的事情。

願我在醫學和研究的道路上,繼續努力。願我保持初衷,誠實正直。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東西方高材生的差異


作者:程羽嬿




學期末的 office hour,同學們和助教線上討論 Assignment卡關的地方,就很明顯發現,非美國人,和美國人的風格差異。我先說,兩者的智商實力,是不相上下。但美國人就是有一種超級的自信。例如,題目要我們用 medication_name去撈 metformin 這類的藥物,但實際跑過資料就發現,用 medication_name 其實會少撈到一些(不完整)。美國人就不管它,就直接用另一個變數名稱去撈,然後報告完也不多做解釋,十足的「我的方法就是正確的!」這種超強的氣場。

而我,其實也有發現必須用另一個變數去撈才會完整,但我就是很小心的兩種方法都做了,然後 office hour 時問助教,到底是照我覺得更正確的方式,還是照題目要求的方式?

我發現,好像非美國教育出來的,就比較糾結在這種「正確答案」。 而美國人,就照他們覺得正確的方式做了,就交出去了,似乎沒有像我們,那麼在意正確,在意分數。

這是我要學習的,美國同學們那種自信的氣場。

還有,名校的同學們,都很優秀,助教也超強。我寫codes卡關 (就是我寫到太複雜,然後突然看不懂,看了兩小時也看不懂自己寫的codes)。問助教,她一開始說「喔,怎麼那麼複雜,我看不懂...」 然後,30秒後,她大叫「啊,我知道了,你把xxx刪掉,第x行和第xx行之間加上xxxxxx,這樣run一次,應該就對了」。我心想,怎麼可能,結果run,就對了。

助教名字看起來是韓國裔,聽口音應該是在美國土生土長。謝謝優秀的助教!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