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羽嬿 WFU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優秀的研究團隊


作者:程羽嬿




2024年1月份,我學習網絡統合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Meta-analysis是比較兩個治療或方法之間的效果,通常是直接比較。Network meta-analysis 則可以同時比較三個以上的治療或方法,結合直接和間接的證據,找出各組之間的關係與排序。

說來慚愧,我後來因為一直忙臨床的工作,沒時間實際應用在研究上。拜這次骨折休養之賜,我終於有時間在2025年的7月份 (呵呵 已經是上完課的一年半之後了),好好複習課程學到的,也用來寫了一篇論文 (人一生中骨折一次就夠了,我也不想再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有時間寫論文)。

這篇算是跨領域的 Dry lab 論文。我們團隊加入了一位年輕生力軍(醫學系六年級)。我們一個月的時間就投出了一篇。兩個月就投出兩篇了喔!我們團隊也算是任務達標、 幫助年輕人的任務圓滿結束了。

我還是對於 Dry lab 的文章比較有天分,寫 Wet lab 就寫得很痛苦。謝謝 Wet lab 指導教授的大力救援及指導。我真的很幸運,遇到這麼好的老師。

我在下個月要去 Denmark Copenhagen 開會,報兩篇 Dry lab 的研究。我近期還是把我比較可以速成的 Dry lab 研究完成。

也歡迎有興趣學習寫論文的年輕醫師加入我們的研究團隊 
(請聯絡 yuyenchen.phd@gmail.com) 

再次聲明,我們是優秀的研究團隊,所以,我們是收優秀的學生,不是收做粗工搬桌椅的喔。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張忠謀傳記讀後感


作者:程羽嬿




我的性格裡應該有些亞斯伯格的成分。我實在不擅長也不想花精神搞人際。今天看到蔡校長的臉書,說喜歡搞人際、搞鬥爭的人,適合待在醫學中心。啊,那我真不適合。人際間的複雜總是讓我不想浪費精神在其中,我只想務實的做事情。

待在醫學中心,我可以從照顧病人、教學、及研究,得到快樂。

回台北和爸媽過父親節。高鐵上看了張忠謀自傳上集。真的很好看。學理工的人很務實,就是努力做出產品,不必去搞複雜的人際(當然公司老闆要拓展營運還是必須搞人際找財源),但台積電因為成立之初就是政府財源相助,所以張忠謀CEO只需努力研發產品,可全力發展本業。這正是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令人佩服的一位學者和企業家。

圖片是Stanford University,是張忠謀先生拿到博士學位的地方。我有幸於2024年4月參觀Stanford University。這是很年輕的學校,自由的校風,令人嚮往。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我看到的美國教育

 
作者:程羽嬿




我的外甥女(14歲)暑假從美國回來度假。她即將升高中一年級,帶了一堆暑假作業回來寫。

看了她的作業,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和美國同學在研究所,我的作業怎麼寫都寫不過他們。原來,他們在中學階段的作業就這麼需要理解及動腦。我只有數學比較好,其他都輸。

頭腦是越用越活絡的,加上他們是在全英語的環境中成長,用英文講話和寫作絕對佔優勢。

我仍然會繼續努力,在現有的基礎上,讓自己更進步。

也歡迎有志在學術研究的年輕醫師加入我們的研究團隊 
(請聯絡 yuyenchen.phd@gmail.com)
我們是優秀的研究團隊,所以,我們是收優秀的學生,不是收做粗工搬桌椅的喔。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苦難熬煉出的成績單

 
作者:程羽嬿

    


2025 Spring Semester 的成績出來了。 GPA 4.0/4.0。

這真的是我生平最難熬的一個學期。摔傷住院,手術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時候,眼皮會用膠帶貼起來。結果,麻醉科沒有貼好,讓我手術後角膜上皮缺損,超痛的。我手術後,眼睛痛得一直流眼淚,邊流眼淚邊寫作業。

還好我是眼科醫師,知道開什麼藥給自己點。角膜上皮長好,就不痛了。

在流淚寫作業的時候,我寄 e-mail 給 Johns Hopkins 的導師,說我不念了。導師回覆 :「 你念得好好的,太可惜了。現在,我幫你跟授課老師說,你作業遲交沒關係。」

念得很好所以不能放棄? 這樣好像我應該念得爛爛的,就可以 Withdrawal or Drop。
總之,我還是很努力的完成這個 quarter, 作業都有準時交。

希望上帝看顧我,讓我往後的人生,不經患難,不受艱苦。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出死入生

 作者:程羽嬿



好久沒發部落格文章,因為,4月15日下班走路回家時,我摔傷,被救護車送到急診,診斷是骨折,住院手術。

出院之後,休養的復原期又是一個接一個的狀況,似乎術後所有的 complications 都經歷了一輪。

感謝神的保護,我還活著。腦子沒傷到,眼睛沒傷到,手腳沒傷到。目前就是外觀和痛的狀況。

外觀也不至於太糟,但,女生都是會有容貌焦慮的。現在只能等 scar formation 穩定後再做手術矯正。等待的過程,學習接受不完美,學習倚靠神。

聖經上,耶穌說:「那聽我話,又信那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

以後,走路慢一點,走路專心,注意路面。這個年紀不能衝衝衝了。慢一點,人生還很長。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謝謝年輕時的自己

作者:程羽嬿




今天中午到研究大樓上課,路過兩棟大樓交界的轉角,這裡有個大螢幕always在播放交響樂團的錄影。今天正好是一個女小提琴家,演奏的曲目好熟悉,是聖母頌。為什麼我記得這首曲子?因為年輕時我也是學過小提琴的,當時,這首曲子卡了好久,老師都不給通過,然後我就一直練這首,練到家裡每個人都會背這首曲子了。

開始工作後,就沒有再拉小提琴了。但以前這些學習的過程,還是很美的回憶。

大學時代,還有到中研院學做實驗。遇到很好的老師,也遇到很好的伙伴們。後來,我做 dry lab的研究,wet lab的東西沒有再碰,最近一年才有重拾這些。還好年輕時有努力過,所以還有稀少的一些記憶。

如果,我遇到當年的自己,我一定要,好好的跟那個好認真的女孩說謝謝。

謝謝妳當年的努力。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忙碌中的補眠

 作者:程羽嬿
上週某一天的下午,醫院所有的研究計畫主持人都要參加一個“研究倫理會議“。我早上開了兩台刀,好累。會議開始沒多久,我就睡著了。(其實都是以前IRB會議講過的東西,都聽過了,很自然就睡著了)。

中場休息時,我醒過來,坐我旁邊的護理師偷偷問:「你很累喔?」。當然累啊。Quarter 4 這星期就開始了。都還沒休息夠。

最後半小時是講經費核銷注意事項。這個會用到,所以我很認真聽。

說到今天中午醫院的午餐,橙汁排骨,加了好多糖啊,讓我回想到在 Johns Hopkins 第一天的午餐,飯裡還加鳳梨和百香果,好甜,跟肉一起吃,詭異到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那時就想:「才第一天,我還要每天吃這個?」。

說實在話,會不會懷念在美國進修的日子?嗯,答案是不會。太辛苦。

圖片是 quarter 3 的成績單。還有一科的成績還沒出來。我覺得跟這些超強同學一起學習,最大的改變是,不要硬再逼自己拿A+,這樣真的會死掉。就像陽明研究所周老師說的,這樣只是跟自己過不去。台灣的教育,學生追求高分。而美國這個頂尖名校,能進來的都是強者,能存活就是很優秀了 (入圍就是肯定!)

邏輯思考的訓練很重要,在這些作業和報告裡,我學習把問題像解剖一樣的剖析清楚。或許一開始是為了那張紙而念,但好像越來越有趣 (還是我比較會苦中作樂?)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