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羽嬿: 8月 2025 WFU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優秀的研究團隊


作者:程羽嬿




2024年1月份,我學習網絡統合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Meta-analysis是比較兩個治療或方法之間的效果,通常是直接比較。Network meta-analysis 則可以同時比較三個以上的治療或方法,結合直接和間接的證據,找出各組之間的關係與排序。

說來慚愧,我後來因為一直忙臨床的工作,沒時間實際應用在研究上。拜這次骨折休養之賜,我終於有時間在2025年的7月份 (呵呵 已經是上完課的一年半之後了),好好複習課程學到的,也用來寫了一篇論文 (人一生中骨折一次就夠了,我也不想再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有時間寫論文)。

這篇算是跨領域的 Dry lab 論文。我們團隊加入了一位年輕生力軍(醫學系六年級)。我們一個月的時間就投出了一篇。兩個月就投出兩篇了喔!我們團隊也算是任務達標、 幫助年輕人的任務圓滿結束了。

我還是對於 Dry lab 的文章比較有天分,寫 Wet lab 就寫得很痛苦。謝謝 Wet lab 指導教授的大力救援及指導。我真的很幸運,遇到這麼好的老師。

我在下個月要去 Denmark Copenhagen 開會,報兩篇 Dry lab 的研究。我近期還是把我比較可以速成的 Dry lab 研究完成。

也歡迎有興趣學習寫論文的年輕醫師加入我們的研究團隊 
(請聯絡 yuyenchen.phd@gmail.com) 

再次聲明,我們是優秀的研究團隊,所以,我們是收優秀的學生,不是收做粗工搬桌椅的喔。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張忠謀傳記讀後感


作者:程羽嬿




我的性格裡應該有些亞斯伯格的成分。我實在不擅長也不想花精神搞人際。今天看到蔡校長的臉書,說喜歡搞人際、搞鬥爭的人,適合待在醫學中心。啊,那我真不適合。人際間的複雜總是讓我不想浪費精神在其中,我只想務實的做事情。

待在醫學中心,我可以從照顧病人、教學、及研究,得到快樂。

回台北和爸媽過父親節。高鐵上看了張忠謀自傳上集。真的很好看。學理工的人很務實,就是努力做出產品,不必去搞複雜的人際(當然公司老闆要拓展營運還是必須搞人際找財源),但台積電因為成立之初就是政府財源相助,所以張忠謀CEO只需努力研發產品,可全力發展本業。這正是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令人佩服的一位學者和企業家。

圖片是Stanford University,是張忠謀先生拿到博士學位的地方。我有幸於2024年4月參觀Stanford University。這是很年輕的學校,自由的校風,令人嚮往。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