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羽嬿: 2025 WFU

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作者:程羽嬿





我很幸運。遇到願意幫助我的老師們。陽明研究所的教授們,中興許教授,北醫鄭教授,Johns Hopkins 教授們,周碧瑟教授,許紋銘教授,許淑娟教授...,謝謝你們。你們都是我在學術道路上的導師和榜樣。

我的天份不及這些優秀的老師們。但我希望我能有同樣對於學術研究的熱情。這是老師們教導我的。

謝謝耶穌也是我在人生道路上的標竿。我學習耶穌對人的醫治的愛,學習祂的謙卑順服。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歐洲白內障手術醫學會議

 
作者:程羽嬿




參加 2025 歐洲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議 (9/12 ~ 9/16)。在丹麥哥本哈根。這是讓人可以很 relax 的地方。大旅館都太貴了,我訂了民宿,沒有市中心的喧鬧,很安靜,可以靜靜的念論文﹑寫作業。

昨天在會場,終於完成了報告。滔滔不絕的講了5分鐘英文,這對於寡言的我,已經是極限了。報告完成,心情也輕鬆了,坐捷運+走路去看傳說中的那條魚 ─美人魚,走了3公里,走到快要懷疑人生。港口的風景不錯,美人魚雕像聚集了好多遊客。我太累了,買了一個冰淇淋cone(香草+巧克力)坐在港邊吃。真好吃!

出國開會很不錯,有玩到,也有學到。聽了好幾場關於白內障手術和角膜手術最尖端技術的演講。收穫滿滿。

謝謝上帝,在今年四月份的受傷中,保護了我的視力和頭腦,讓我還能欣賞上帝創造的美麗風景,還能做研究。

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
"There hath no temptation taken you but such as is common to man: but God is faithful, who will not suffer you to be tempted above that ye are able; but will with the temptation also make a way to escape, that ye may be able to bear it."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新學期新希望


作者:程羽嬿





繳了學費了。這學期開學第一天,線上會議時間剛好卡到醫院的部務會議。我一大早衝進醫院會議室,找了最牆角的位置坐下。部務會議時我就耳機戴一邊,一隻耳朵聽線上會議(英文),一隻耳朵聽部務會議(中文)。然後我覺得實在沒辦法同時接受兩種訊息,這樣真的是很錯亂啊。只好決定兩耳都戴上耳機 專心聽英文會議,畢竟在充滿天才的學校,我不能拿學業成績開玩笑。然後我預感我快要被美國老師 Cue 到要回答問題了,就靜靜抱著筆電走出會議室,到診間躲起來回答線上會議的問題。

真是搞得壓力好大。美國同學們回答問題可以嘩啦嘩啦講一篇,我都覺得:「啊...你不累嗎」,我都快要來不及聽了...美國同學們就是能夠一直講一直講,他們從小的教育,的確是比較會表達想法。這能力超出我太多,我習慣三思而後言,所以就算是用中文也沒辦法這樣滔滔不絕,何況還要用英文講,這太難了。

新學期新希望。以前覺得拿A+ or A 就是讚,但這在天才同學們眼中只是基本配備。我想要真正產出 Products,這才是實力。

為什麼工作已經夠忙了,還要念書? 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我希望我念出來之後,將來,若是台灣的年輕醫師也想要念書,我很願意在申請研究所的過程幫助他們。我自己在申請過程,就發現, Johns Hopkins 的校友,所寫的推薦信,佔有很大的份量,對於申請過程是大大加分。我喜歡看到優秀的年輕人成功。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Going Uphill


作者:程羽嬿




今天看到一段話 
"If you feel life is tough right now, it means you are going uphill. If everything feels easy, it might mean you are heading downhill."

Dry lab 的論文也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其實蠻累的。
就再努力一些。下個月就可以去丹麥玩了(是開會,但是可以順便玩)。我本來只想去玩,所以都只投Poster,但其中一篇不知怎麼,被主辦單位列到 Presented Poster,就是仍然必須要在台上很專業的講話5分鐘。

想犒賞一下自己,訂了阿聯酋的上層機位。A380機型的上層,是上層喔!還有高價的住宿(也不是多麼高級的住宿,是因為開會期間,住宿的費用都是飆高)。

對於會議的program,目前還沒有特別想要學的。就是順順的把兩篇完成,就好好去玩,去看看上帝創造的風景。

去年,醫院的長官要我組研究團隊,幫助年輕醫師。我原本有問科裏的年輕醫師,這次的會議論文,有沒有想要一起完成,科裏的年輕醫師回覆:「不想」。所以, 我是和外院的年輕醫師們合作,這次的兩篇報告, 也都有掛外院年輕醫師們的名字。這樣我也算是達成醫院長官交辦的事項了。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優秀的研究團隊


作者:程羽嬿




2024年1月份,我學習網絡統合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Meta-analysis是比較兩個治療或方法之間的效果,通常是直接比較。Network meta-analysis 則可以同時比較三個以上的治療或方法,結合直接和間接的證據,找出各組之間的關係與排序。

說來慚愧,我後來因為一直忙臨床的工作,沒時間實際應用在研究上。拜這次骨折休養之賜,我終於有時間在2025年的7月份 (呵呵 已經是上完課的一年半之後了),好好複習課程學到的,也用來寫了一篇論文 (人一生中骨折一次就夠了,我也不想再因為這樣的原因才有時間寫論文)。

這篇算是跨領域的 Dry lab 論文。我們團隊加入了一位年輕生力軍(醫學系六年級)。我們一個月的時間就投出了一篇。兩個月就投出兩篇了喔!我們團隊也算是任務達標、 幫助年輕人的任務圓滿結束了。

我還是對於 Dry lab 的文章比較有天分,寫 Wet lab 就寫得很痛苦。謝謝 Wet lab 指導教授的大力救援及指導。我真的很幸運,遇到這麼好的老師。

我在下個月要去 Denmark Copenhagen 開會,報兩篇 Dry lab 的研究。我近期還是把我比較可以速成的 Dry lab 研究完成。

也歡迎有興趣學習寫論文的年輕醫師加入我們的研究團隊 
(請聯絡 yuyenchen.phd@gmail.com) 

再次聲明,我們是優秀的研究團隊,所以,我們是收優秀的學生,不是收做粗工搬桌椅的喔。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張忠謀傳記讀後感


作者:程羽嬿




我的性格裡應該有些亞斯伯格的成分。我實在不擅長也不想花精神搞人際。今天看到蔡校長的臉書,說喜歡搞人際、搞鬥爭的人,適合待在醫學中心。啊,那我真不適合。人際間的複雜總是讓我不想浪費精神在其中,我只想務實的做事情。

待在醫學中心,我可以從照顧病人、教學、及研究,得到快樂。

回台北和爸媽過父親節。高鐵上看了張忠謀自傳上集。真的很好看。學理工的人很務實,就是努力做出產品,不必去搞複雜的人際(當然公司老闆要拓展營運還是必須搞人際找財源),但台積電因為成立之初就是政府財源相助,所以張忠謀CEO只需努力研發產品,可全力發展本業。這正是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令人佩服的一位學者和企業家。

圖片是Stanford University,是張忠謀先生拿到博士學位的地方。我有幸於2024年4月參觀Stanford University。這是很年輕的學校,自由的校風,令人嚮往。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我看到的美國教育

 
作者:程羽嬿




我的外甥女(14歲)暑假從美國回來度假。她即將升高中一年級,帶了一堆暑假作業回來寫。

看了她的作業,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和美國同學在研究所,我的作業怎麼寫都寫不過他們。原來,他們在中學階段的作業就這麼需要理解及動腦。我只有數學比較好,其他都輸。

頭腦是越用越活絡的,加上他們是在全英語的環境中成長,用英文講話和寫作絕對佔優勢。

我仍然會繼續努力,在現有的基礎上,讓自己更進步。

也歡迎有志在學術研究的年輕醫師加入我們的研究團隊 
(請聯絡 yuyenchen.phd@gmail.com)
我們是優秀的研究團隊,所以,我們是收優秀的學生,不是收做粗工搬桌椅的喔。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苦難熬煉出的成績單

 
作者:程羽嬿

    


2025 Spring Semester 的成績出來了。 GPA 4.0/4.0。

這真的是我生平最難熬的一個學期。摔傷住院,手術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時候,眼皮會用膠帶貼起來。結果,麻醉科沒有貼好,讓我手術後角膜上皮缺損,超痛的。我手術後,眼睛痛得一直流眼淚,邊流眼淚邊寫作業。

還好我是眼科醫師,知道開什麼藥給自己點。角膜上皮長好,就不痛了。

在流淚寫作業的時候,我寄 e-mail 給 Johns Hopkins 的導師,說我不念了。導師回覆 :「 你念得好好的,太可惜了。現在,我幫你跟授課老師說,你作業遲交沒關係。」

念得很好所以不能放棄? 這樣好像我應該念得爛爛的,就可以 Withdrawal or Drop。
總之,我還是很努力的完成這個 quarter, 作業都有準時交。

希望上帝看顧我,讓我往後的人生,不經患難,不受艱苦。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6月29日 星期日

出死入生

 作者:程羽嬿



好久沒發部落格文章,因為,4月15日下班走路回家時,我摔傷,被救護車送到急診,診斷是骨折,住院手術。

出院之後,休養的復原期又是一個接一個的狀況,似乎術後所有的 complications 都經歷了一輪。

感謝神的保護,我還活著。腦子沒傷到,眼睛沒傷到,手腳沒傷到。目前就是外觀和痛的狀況。

外觀也不至於太糟,但,女生都是會有容貌焦慮的。現在只能等 scar formation 穩定後再做手術矯正。等待的過程,學習接受不完美,學習倚靠神。

聖經上,耶穌說:「那聽我話,又信那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

以後,走路慢一點,走路專心,注意路面。這個年紀不能衝衝衝了。慢一點,人生還很長。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謝謝年輕時的自己

作者:程羽嬿




今天中午到研究大樓上課,路過兩棟大樓交界的轉角,這裡有個大螢幕always在播放交響樂團的錄影。今天正好是一個女小提琴家,演奏的曲目好熟悉,是聖母頌。為什麼我記得這首曲子?因為年輕時我也是學過小提琴的,當時,這首曲子卡了好久,老師都不給通過,然後我就一直練這首,練到家裡每個人都會背這首曲子了。

開始工作後,就沒有再拉小提琴了。但以前這些學習的過程,還是很美的回憶。

大學時代,還有到中研院學做實驗。遇到很好的老師,也遇到很好的伙伴們。後來,我做 dry lab的研究,wet lab的東西沒有再碰,最近一年才有重拾這些。還好年輕時有努力過,所以還有稀少的一些記憶。

如果,我遇到當年的自己,我一定要,好好的跟那個好認真的女孩說謝謝。

謝謝妳當年的努力。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忙碌中的補眠

 作者:程羽嬿
上週某一天的下午,醫院所有的研究計畫主持人都要參加一個“研究倫理會議“。我早上開了兩台刀,好累。會議開始沒多久,我就睡著了。(其實都是以前IRB會議講過的東西,都聽過了,很自然就睡著了)。

中場休息時,我醒過來,坐我旁邊的護理師偷偷問:「你很累喔?」。當然累啊。Quarter 4 這星期就開始了。都還沒休息夠。

最後半小時是講經費核銷注意事項。這個會用到,所以我很認真聽。

說到今天中午醫院的午餐,橙汁排骨,加了好多糖啊,讓我回想到在 Johns Hopkins 第一天的午餐,飯裡還加鳳梨和百香果,好甜,跟肉一起吃,詭異到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那時就想:「才第一天,我還要每天吃這個?」。

說實在話,會不會懷念在美國進修的日子?嗯,答案是不會。太辛苦。

圖片是 quarter 3 的成績單。還有一科的成績還沒出來。我覺得跟這些超強同學一起學習,最大的改變是,不要硬再逼自己拿A+,這樣真的會死掉。就像陽明研究所周老師說的,這樣只是跟自己過不去。台灣的教育,學生追求高分。而美國這個頂尖名校,能進來的都是強者,能存活就是很優秀了 (入圍就是肯定!)

邏輯思考的訓練很重要,在這些作業和報告裡,我學習把問題像解剖一樣的剖析清楚。或許一開始是為了那張紙而念,但好像越來越有趣 (還是我比較會苦中作樂?)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記錄一個里程碑

 
作者:程羽嬿




昨天交出了 Quarter 3 的最後一篇報告。期末報告要以錄影形式繳交,就是把整個報告過程錄下來。 我的office 2019在錄影時沒有可同時錄下滑鼠游標的功能,所以還特地下載 Microsoft 365。規定要報告10-20分鐘,但我錄到12分19秒,已是極限。我本來講話都習慣講重點,用英文講更是沒辦法多講,而且我錄到一半時咬到舌頭,很痛,如果反覆重錄只會讓發音更不準。那就這樣了。(反正再怎麼重錄都講不過美國人,就不用糾結了)

今天是陰天,但我的心情都是晴朗的。交完作業的感覺很輕鬆。
 
回家打開電腦,看到 Quarter 4 的課前作業已在網路上,繳交期限是6天後。怎麼這樣啦,只讓我輕鬆一天。好像補習班一樣課程緊湊。

可能要多講英文才行。不然講英文時咬到舌頭,有點好笑。

(後記:拿到成績,這個 presentation 得到 96 分啊。出乎意料的高分。咬到舌頭忍痛錄完的。)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 赤手登峰」紀錄片觀後感

作者:程羽嬿





這個圖是 ChatGPT 給的。我一直要它把口罩拿掉,但不理我。就這樣了。

三月份了。美國也將進入夏季時間。意思是,在台灣的我,要配合美國時間,那就是早上五點上課了。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為要成就將來極重無比 永遠的榮耀...

可是我怎麼沒有覺得至暫至輕,我覺得這辛苦是超困難的。
 
今天下班後,醫院有個電影欣賞會,看紀錄片「赤手登峰」,是一個徒手攀岩的故事。主角挑戰一個很難爬的山,8年的努力練習,還有克服恐懼,終於登頂。攝影師訪問主角的媽媽和太太。問她們不阻止嗎?她們回答是:「他在徒手攀岩的時候有熱情和快樂。你忍心剝奪嗎?」

還好,我喜歡做的事,只是讓我辛苦,但不像徒手攀岩會瞬間沒命。還好還好。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From novice to expert

作者:程羽嬿




If you have a dream, pursue it quietly. 
Work hard in silence, and let your success speak for itself.

早上 5:50,我跳上 Uber,要趕到醫院。運匠大哥慢慢開。我其實有點緊張怕遲到。他問我:「 你這麼早要到醫院,你身體不舒服嗎?」。 我回答:「我是員工。我要跟美國線上會議,所以是這種奇怪的時間」。運匠一聽,立刻很明顯加速(也變化太大了吧?)。

Quarter 3, 最大的變化是,作業變多變難了,比較多類似專案管理的東西,就給一個 Project 去分析。今天 office hour 我跟老師和助教說,我畫一個 Swim lane diagram 就用掉3小時,是不是可以有建議的 software? 她說,Visio, Lucidchart, Draw.io,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畫,3小時是正常。喔我有嚇到。美國人這麼喜歡寫作業?

前天line跟幾年前帶過的學生聯絡,得知他們都在各自的醫院繼續努力學習。很高興知道他們的成長。從我們研究團隊出來的學生,不是做粗工搬桌椅的,而是有頭腦的人才。

下圖是一個理論(類似技能習得理論),就是描述一個人從新手到專家的過程。在一些研究領域上,我還算是新手(novice),在圖上只有兩片葉子那個,而且感覺累到快枯掉。但沒關係,我會再努力,長成一棵大樹(小樹也可以)。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大數據研究的眉角


作者:程羽嬿



Quarter 3 的第一週。又回到那種凌晨起床趕上課的生活。上完課,衝去晨會,然後門診。門診有個伯伯,說 「祝你新年發財,財源廣進,身體健康,闔家平安...」。我很想跟他說:「啊不用那麼複雜啦!祝我拿高分就好」 。

好像,我追求的東西,跟別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媽媽有說,她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很擔心我,因為就覺得,不正常啊,整天念書思考不講話,這樣要怎麼辦呢?我想,如果我的女兒跟我一樣,我應該也會很擔心吧。
名校的那張紙,說實在話就是一張紙,但對於我就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念書,研究,其實是苦多於樂。但就是那種習得知識的短暫的樂趣,讓我忘掉了苦 (可能也是我對於痛苦的記憶會很自然就忘掉)。

大數據研究在定題目時,要考慮這幾個原則: 
 1. Specific(明確的) 
 2. Measurable(可衡量的) 
 3. Achievable(可達成的)  
 4. Relevant(相關的) 
 5. Time-bound(有時限的,意思就是速戰速決,別拖太久) 

然後,上圖的投影片,是今天聽的演講,列出了大數據資料庫研究可用的幾種研究設計方式。這個分類方式我覺得還蠻實用的,定了題目之後看看這張投影片,可釐清要採取什麼步驟。比較常用的是 Two-Cohort Comparison Tool 裏的 Compare outcomes。

有疑問嗎?歡迎加入我們研究團隊 (醫院的長官要我建立研究團隊,指導年輕醫師)。其實我不需重新建立團隊,我所在的dry lab研究團隊就已是超強,我的指導教授是流病界的泰斗,我們有優秀的學長姊(國內外的博士)扶持一起進步,讓你快速產出論文。
團隊 members 的 inclusion criteria 和 exclusion criteria 可問 yuyenchen.phd@gmail.com

簡單來說,如果你沒有踩到exclusion criteria, 那你就可能可以加入我們。exclusion criteria 很簡單,就是,我們不會收已在跟其他團隊做研究的學生 (除非已經經過對方研究團隊的supervisor同意),這是對於其他團隊的supervisor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曾經有其他團隊的supervisor來挖我們團隊的學生。不過,我們團隊每個學長姊都是能夠獨力完成論文的傑出研究者,我們沒有必要去挖別人團隊的學生。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Don't forget my initial goal


作者:程羽嬿  




昨天上午門診結束,衝到研究大樓聽醫院的教授升等演講。這些申請升教授的前輩們,都好優秀。

我覺得我還不夠認真。我起步比較晚,應該要更認真。臨床工作很忙,但還是要努力做研究啊,看這些演講的前輩們,有內科和外科的,他們一定比眼科更忙,但他們還是可以把研究做得很好。

收到老師傳來的line訊息:「新的一年,希望妳能一步一步達成夢想。」
謝謝老師。我會努力!

今天早上,有一台安排白內障手術的病人,瞳孔一直無法散大,跟病人和家屬說明後,決定延後手術,先回家點長效散瞳藥,之後再回診看狀況。最主要是這位病人的白內障非常dense,我不想冒險在瞳孔沒散大的情況下手術,增加危險性。 

我發現,我到了這個年紀,多開一台或兩台刀,對於我並沒有差別。我在意的,反而是手術的安全和品質。病人是不是在手術後能得到最好的結果,這是我最關心的事情。

願我在醫學和研究的道路上,繼續努力。願我保持初衷,誠實正直。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東西方高材生的差異


作者:程羽嬿




學期末的 office hour,同學們和助教線上討論 Assignment卡關的地方,就很明顯發現,非美國人,和美國人的風格差異。我先說,兩者的智商實力,是不相上下。但美國人就是有一種超級的自信。例如,題目要我們用 medication_name去撈 metformin 這類的藥物,但實際跑過資料就發現,用 medication_name 其實會少撈到一些(不完整)。美國人就不管它,就直接用另一個變數名稱去撈,然後報告完也不多做解釋,十足的「我的方法就是正確的!」這種超強的氣場。

而我,其實也有發現必須用另一個變數去撈才會完整,但我就是很小心的兩種方法都做了,然後 office hour 時問助教,到底是照我覺得更正確的方式,還是照題目要求的方式?

我發現,好像非美國教育出來的,就比較糾結在這種「正確答案」。 而美國人,就照他們覺得正確的方式做了,就交出去了,似乎沒有像我們,那麼在意正確,在意分數。

這是我要學習的,美國同學們那種自信的氣場。

還有,名校的同學們,都很優秀,助教也超強。我寫codes卡關 (就是我寫到太複雜,然後突然看不懂,看了兩小時也看不懂自己寫的codes)。問助教,她一開始說「喔,怎麼那麼複雜,我看不懂...」 然後,30秒後,她大叫「啊,我知道了,你把xxx刪掉,第x行和第xx行之間加上xxxxxx,這樣run一次,應該就對了」。我心想,怎麼可能,結果run,就對了。

助教名字看起來是韓國裔,聽口音應該是在美國土生土長。謝謝優秀的助教!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朋友們的鼓勵


作者:程羽嬿




這是臺中高鐵站的布丁店。為什麼照這個呢?因為今天早上到台北和之前在 Johns Hopkins 幫我很多忙的學姊見面,我說:「學校教職教一年之後,可以拿到教育部的部定教職,部定的」。學姊一臉疑惑,十秒之後,問:「布丁?什麼布丁?教育部什麼布丁?」哈哈哈,學姊在國外生活太久了。中文會斷線。

後來,又跟美國回來的優秀學妹,和台北的眼科醫師學弟見面,還有美國的托福戰友(網友)見面。聊好多。原本還有約一位在台北工作的眼科醫師學妹,但她沒出現,可能很忙,就不打擾了,靜靜退場,各自安好。

朋友們都還是在信仰上成長 ,在為更好的未來打拚。上帝看顧每一位屬祂的兒女。

愉快的一天,謝謝朋友們的鼓勵。我會繼續努力。


程羽嬿醫師部落格